《创设与家庭氛围相似的托班环境—安全 熟悉 温馨 童趣》,以这七个方面简单谈谈我们的感想
一、创设地垫式活动空间,帮助幼儿熟悉环境
在暑期家访时,注意到很多家庭都铺设了儿童地垫,幼儿坐在垫子上阅读或玩玩具,很多家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在地垫上坐着、躺着、游戏或学习…秉承着让托班幼儿尽快摆脱分离焦虑,适应新环境,我们小小二班打造了较大面积的地垫式活动空间,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和在家一样躺着休息,坐着玩耍,安静阅读或快乐游戏。
二、调整各活动室功能性,尽快摆脱分离焦虑
考虑到托班孩子没有接触过大社会,都是从一个个小家庭里走出来,在他们的世界里,家是最熟悉的地方,也根据小小二班本身的教室布局,我们做了调整,分别有入户花园,衣帽更换间,餐厅,客厅,洗手间,卧室。让孩子在小小二班可以充分感受家的氛围。
三、创设色彩鲜明的环境,刺激感官均衡情绪
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黑色、灰色和暗淡色彩的环境中,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,使孩子显得呆板,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;如果孩子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,其观察、思维、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。这提示我们: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。因此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家具、玩具、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,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。
四、巧妙运用简单的标识,帮助树立常规意识
1、无文字:全班除了小小二班和主题名称出现了汉字,其他都由图片的方式呈现。考虑到托小班幼儿不宜有文字的涉及,所以,简笔画标识在我们班无处不在,搭积木的孩子,看书的伙伴,唱歌的儿童,画画的幼儿等等,让孩子们尽管不识字也知道这是什么区域;睡觉的孩子,上厕所的孩子,喝水的孩子,吃饭的孩子…让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房间;自然角的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,喜欢干什么…早晨来园5件事,以一幅幅简笔画串联成流程…
2、简单明了的标识线:排队喝水共用一条线,但方向不同,指向的目的地不同,排座位的线,指向了不同领域的集体活动…
3、相对应图片:三对脚印意味着此区能进三人,玩具照片意味着这里放什么玩具…
五、利用活动室各种空间,促进幼儿发展
1、先来说说游戏材料:玩具置於桌面,鋪設於地面,粘於牆面,节约于门后以及隐藏于柜子后面,掛於窗下…
2、再来谈谈作品展示:幼儿的作品贴于主题墙上,悬置于作品展示区里,亲子作品加工制做成贴于建构区,一来增强亲子情感,二来缓解分离焦虑,三来美化环境,四来达到区角的提示作用,一举多得…
六、环保收集自然物,开发幼儿想象力
提高家长和孩子的环保意识,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,收集自然物或废旧物品以再利用。
七、实践之后的自我反思,发现不足改进策略
1、自然角的某些动植物需要晒太阳,托班孩子能力有限,也许不能娴熟的搬运,只能在成人引导帮助下完成此工作。
2、午睡间的隔音与窗帘有待改进。
3、丰富区域活动材料,以低结构为主,发挥幼儿想象,以物代物;慢慢加入娃娃家活动玩教具,慢慢从独立游戏到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,为小中大班乃至这一生的社会性发展做准备。
之后,我们也会根据幼儿的需求继续调整,再改造……一起期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