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题学习资料(邱燕)
时间: 2012-02-15  作者:   浏览次数: 1942

 《主题背景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

文献
名称
(网摘地址)
奥尔夫音乐的优势
百度
作者
时间
2011、11
摘录
 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。
 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,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,把动作、舞蹈、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,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;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,源于生活,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,非常适合于儿童的。
  它形式简洁,它不用什么大的形式,不用结构;是小型的序列形式、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。
 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  1、即兴性;
  2、综合性;
  3、参与性;
  4、自然性;
  5、民族性
  6、大众性。
 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、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。
 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:
  1、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,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,表现音乐的丰富性。
  2、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,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。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,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,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“BORING”。
  3、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,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。
  4、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,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,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、服从、领导与被领导。
  5、在置身于“玩”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,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,在“玩”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。
 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。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、拍手、做游戏、讲故事、唱歌等,培养儿童的乐感,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,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,热爱音乐。
 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卡尔·奥尔夫(1895-1982)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,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。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。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,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。他认为,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,过度强调技巧,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、创造和表达。
 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。它把语言、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,通过节奏朗诵、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、音乐游戏、歌唱、舞蹈、绘画、演小剧、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,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,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、理解力和表演能力。
 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。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,创新求异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,享受创作的乐趣。
 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。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,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,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。
 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,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,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。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。
推荐
原因
学习
感想
只有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点以及和其他音乐教育相比的优势。我们才能才会更加积极的去组织、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,帮助孩子提高音乐素养。再有我们了解优势后,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最大化。
摘录者
邱燕
资料重要性